<xmp id="66cq4">
  • <nav id="66cq4"></nav><menu id="66cq4"></menu>
    <xmp id="66cq4">
  • <menu id="66cq4"><tt id="66cq4"></tt></menu>
    <menu id="66cq4"><tt id="66cq4"></tt></menu>
  • 油氣儲運網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一步快速登錄

    掃掃登錄網站

    chuyunhuiyi
    查看: 25032|回復: 5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燃氣工程技術手冊》姜正侯 主編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2-3-2 22:53:2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燃氣工程技術手冊



    出版社: 同濟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1993-05

    目 錄
    第一篇 燃氣的性質與分類
    第一章 燃氣的物理特性
    第一節 單一氣體的物理特性
    第二節 混合物組分的換算
    一 混合物組分的表示方法
    二 混合氣體組分的換算
    三 混合液體組分的換算
    第三節 混合物的平均參數
    一 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二 混合物的密度
    第四節 混合物的粘度
    一 混合氣體的粘度
    二 混合液體的粘度
    第五節 臨界參數和氣體狀態方程
    一 氣體的臨界參數
    二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三 實際氣體狀態方程
    第六節 蒸氣壓和相平衡常數
    一 蒸氣壓
    二 相平衡常數
    第七節 沸點與露點
    一 沸點
    二 露點
    第八節 溶解度及水化物
    一 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
    二 水在液態烴中的溶解度
    三 水化物的生成
    四 水化物的防止
    第九節 體積膨脹系數
    一 單一液體的體積膨脹系數
    二 混合液體體積膨脹量的計算
    第二章 燃氣的熱力特性
    第一節 氣化潛熱
    一 溫度對氣化潛熱的影響
    二 混合液體的氣化潛熱
    第二節 比熱
    一 影響比熱的因素
    二 混合氣體的比熱
    三 混合液體的比熱
    第三節 導熱系數
    一 混合氣體的導熱系數
    二 混合液體的導熱系數
    第四節 焓和熵
    一 焓
    二 熵
    第五節 狀態圖及其應用
    一 狀態圖
    二 狀態圖應用舉例
    第三章 燃氣的燃燒特性
    第一節 燃氣的熱值
    一 定義
    二 混合可燃氣體的熱值
    三 干 濕燃氣的熱值
    第二節 華白數和空氣引射指數
    一 華白數
    二 空氣引射指數
    第三節 燃燒所需空氣量
    一 理論空氣量
    二 實際空氣需要量
    第四節 燃燒產物的計算
    一 定義
    二 燃燒計算
    第五節 燃燒溫度及煙氣的焓溫圖
    一 燃燒溫度
    二 煙氣的焓溫圖
    第六節 著火溫度和爆炸極限
    一 著火溫度
    二 爆炸極限
    第四章 燃氣的分類與質量要求
    第一節 燃氣的分類
    一 按氣源分類
    二 按燃氣的熱值分類
    三 按燃燒特性分類
    第二節 城市燃氣的質量要求
    一 粗氣的組成
    二 城市燃氣質量標準
    三 上海城市燃氣的組成和質量
    第三節 城市燃氣性質的測定
    一 主要組分的測定
    二 主要雜質的測定
    三 密度的測定
    四 熱值的測定
    五 華白數的測定
    參考文獻
    第二篇 燃氣氣源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城市燃氣氣源選擇原則
    一 氣源史的演變
    二 我國城市燃氣發展方針
    第二節 制氣工藝的采用
    一 傳統制氣工藝
    二 制氣工藝的發展途徑
    第三節 氣源組合和燃氣的互換性
    一 多氣源共存
    二 城市燃氣混配
    三 燃氣的互換性
    第四節 燃氣生產的環境影響及其治理
    一 燃氣生產的環境影響
    二 環境質量的標準
    三 制氣廠環境保護措施
    第二章 天然氣
    第一節 概述
    一 天然氣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二 我國天然氣工業簡史
    第二節 天然氣勘探
    一 地質法
    二 地球物理法
    三 鉆探法
    第三節 天然氣開采
    一 鉆井
    二 氣井
    三 天然氣集輸
    四 海洋鉆井平臺和生產平臺
    第四節 天然氣的物理及化學性質
    一 天然氣的組成和分類
    二 天然氣性質
    第五節 天然氣凈化
    一 氣油分離
    二 天然氣脫硫
    三 天然氣脫水
    四 天然氣加臭
    第六節 天然氣儲存
    一 加壓儲存
    二 冷凍儲存
    三 地下儲存
    第七節 天然氣輸送
    一 長距離管道輸送的清管技術
    二 液化輸送
    三 壓縮輸送
    第八節 礦井氣
    第三章 焦爐制氣
    第一節 煤
    一 煤的組成
    二 煤的分類
    三 煤的資源
    四 煤的煉焦性質
    五 煤的高溫干餾機理
    六 煉焦用煤的準備
    第二節 煉焦工藝的演變
    一 早期煉焦設施
    二 近代焦化工藝
    三 我國焦化工業概況
    第三節 焦爐結構和爐型
    一 焦爐的基本結構
    二 焦爐爐型
    三 焦爐爐體用耐火材料
    四 焦爐移動機械
    五 焦爐附屬設備
    第四節 焦爐熱工
    一 物料平衡和熱平衡
    二 氣體流動
    三 傳熱
    第五節 焦爐開工及運行
    一 烘爐開工
    二 運行管理
    第六節 焦炭
    一 焦炭的用途和性質
    二 焦炭的質量標準
    三 焦處理工藝
    四 干熄焦設備
    第七節 焦爐制氣的技術經濟指標
    一 干餾生成物的產率
    二 焦化產品和煤的比價
    三 生產費用分析
    第八節 煉焦新技術
    一 部分煤料壓塊成型煉焦
    二 濕煤搗固煉焦
    三 型焦生產
    四 煤預熱煉焦
    第四章 炭化爐制氣
    第一節 炭化爐發展沿革
    一 炭化爐的雛形
    二 水平式炭化爐的演變
    三 傾斜式炭化爐
    四 間歇式直立炭化爐
    五 連續式直立炭化爐
    第二節 炭化爐爐型和結構
    一 連續式直立炭化爐
    二 伍特型連續式直立炭化爐
    三 其他連續式直立炭化爐
    四 間歇式直立炭化爐
    五 水平式炭化爐
    第三節 炭化爐開工和運行
    一 煤料選擇
    二 烘爐
    三 運行管理
    第四節 炭化爐熱工和壓力制度
    一 燃料燃燒
    二 注入蒸氣
    三 炭化爐內的壓力和吸力的影響
    四 炭化爐的熱工評價
    第五節 炭化爐的技術經濟指標
    第五章 發生爐制氣
    第一節 煤的氣化性質
    一 煤氣化的基本反應
    二 煤氣化工藝的特征
    第二節 煤氣發生爐的演變
    一 早期的煤氣發生爐
    二 發生爐的機械化
    三 近代使用的發生爐
    第三節 發生爐結構和爐型
    一 發生爐的爐體設備
    二 典型的煤氣發生爐
    第四節 發生爐的工藝計算
    一 綜合計算法
    二 實際數據計算法
    第五節 發生爐開工運行
    一 發生爐原料
    二 發生爐運行管理
    三 煤氣發生站
    四 煤氣發生站的安全技術
    第六節 發生爐制氣的技術經濟指標
    第六章 水煤氣
    第一節 水煤氣爐的制氣原理
    一 反應原理
    二 理想水煤氣與實際水煤氣
    三 吹風階段的反應
    四 制氣階段的反應
    五 增熱水煤氣
    六 富氧鼓風制水煤氣
    第二節 水煤氣爐結構與爐型
    一 水煤氣發生爐
    二 增熱器和過熱器
    三 噴嘴裝置
    第三節 水煤氣工藝計算
    一 收集和選定基本數據
    二 基本數據計算(以100kg入爐燃料為基準)
    三 吹風階段的計算(以100kg入爐燃料為基準)
    四 制氣階段的計算(以100kg入爐燃料為基準)
    五 過程總計算(以100kg入爐燃料為基準)
    第四節 水煤氣爐開工和運行
    一 制氣原料
    二 操作循環
    三 影響操作的因素
    四 運行和管理
    第五節 水煤氣工藝的技術指標
    第七章 煤的氣化新技術的發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固定床加壓氣化法
    一 魯奇爐加壓氣化法
    二 BGL液態排渣氣化爐
    三 回轉窯煤氣化法
    第三節 流化床加壓氣化法
    一 高溫溫克勒法
    二 KRW煤氣化法
    三 U-Gas煤氣化法
    第四節 氣流床加壓氣化法
    一 德十古煤氣化法
    二 謝爾煤氣化法
    第五節 煤的地下氣化
    一 煤的地下氣化工藝
    二 煤的地下氣化技術開發和工業化現狀
    三 煤的地下氣化前景
    第六節 核能煤氣化法
    一 核能煤氣化法研究的興起
    二 核能煤氣化工藝概述
    三 展望
    第八章 油制氣
    第一節 原料油的種類和性質
    一 原油
    二 石腦油
    三 重油
    第二節 氣化原理
    一 熱裂解
    二 催化裂解(蒸汽轉換)
    三 部分氧化
    四 加氫裂解
    第三節 氣化方法及裝置
    一 熱裂解法及其氣化裝置
    二 催化裂解法及其氣化裝置
    三 部分氧化法及其氣化裝置
    四 加氫裂解法
    第四節 我國重油催化裂解制氣法
    一 工藝敘述
    二 重油催化裂解制氣爐
    三 催化劑
    四 操作條件及運行結果
    第九章 沼氣制取技術
    第一節 制取沼氣的原理
    一 沼氣發酵的微生物
    二 沼氣發酵的生化過程
    第二節 制取沼氣的工藝
    一 制取沼氣的基本條件
    二 發酵原料的有關參數
    三 工藝類型及其特點
    四 沼氣工程的規模
    第三節 農村小型池制氣工藝要點
    一 工藝要點
    二 工藝流程
    第四節 城鎮大中型沼氣發酵工藝
    一 厭氧處理法與好氧處理法的比較
    二 工藝參數及其控制
    三 原料種類及特性
    四 有毒物抑制作用的鑒別及控制
    五 典型工藝例舉
    第五節 制取沼氣的裝置
    一 裝置的類型
    二 農村小型沼氣制取裝置
    三 城鎮大中型厭氧制氣裝置
    第六節 沼氣池的日常管理及安全用氣
    一 管理措施
    二 安全用氣
    參考文獻
    第三篇 燃氣凈化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粗煤氣凈化基本流程
    一 干餾煤氣的凈化
    二 常壓氣化煤氣凈化
    三 加壓氣化煤氣凈化
    四 油制氣凈化
    第二節 凈化系統的新進展
    第二章 冷凝鼓風
    第一節 煤氣的初步冷卻
    一 初冷流程
    二 立管式初冷器
    三 橫管式初冷器
    四 直接式填料塔初冷器
    五 間直混合初冷器
    六 焦油氨水澄清槽
    七 冷凝液水封槽
    第二節 煤氣的排送
    一 管徑選擇
    二 排送機
    三 排送機的選用
    第三節 除焦油
    一 機械式捕焦油器
    二 電捕焦油器
    第三章 氨的回收
    第一節 氨回收流程
    第二節 飽和器法生產硫銨
    一 直接法
    二 間接法
    三 半直接法
    第三節 酸洗法生產硫銨
    第四節 剩余氨水蒸餾
    第五節 用水吸收煤氣中的氨,生產濃氨水
    一 從煤氣中吸氨
    二 富氨水蒸餾
    第六節 磷銨吸氨
    第七節 從飽和器母液中回收輕吡啶鹽基
    第四章 苯的回收
    第一節 粗苯回收的基本流程
    第二節 終冷塔水洗與脫萘
    第三節 洗油脫萘
    第四節 洗苯
    第五節 蒸汽蒸餾法脫苯工藝流程
    一 脫苯塔
    二 分縮器
    三 洗油再生器
    第六節 生產輕 重兩種苯的流程
    第七節 用管式爐加熱的脫苯流程
    第五章 脫硫脫氰
    第一節 干法脫硫
    一 脫硫劑
    二 干箱
    三 塔式干法脫硫
    第二節 濕法脫硫脫氰
    第三節 砷堿法
    第四節 改良蒽醌二磺酸鈉法
    第五節 苦味酸法
    第六節 塔-希法
    第七節 氨水脫硫法
    第八節 一乙醇胺脫硫法
    第六章 脫萘脫水
    第一節 最終脫萘
    第二節 燃氣脫水
    一 用脫水溶液吸收水蒸汽
    二 用吸附法的燃氣脫水
    三 冷卻冷凝分離法
    第七章 城市燃氣的精制
    第一節 脫除一氧化氮和煤氣膠
    一 一氧化氮和煤氣膠的關系
    二 脫除一氧化氮
    三 脫除煤氣膠
    四 液相膠質
    第二節 一氧化碳變換與甲烷化
    一 一氧化碳變換
    二 甲烷化
    三 甲烷化流程
    四 反應器設計
    五 催化機理
    第三節 脫除二氧化碳
    一 脫碳方法概述
    二 水洗法
    三 有機溶劑物理吸收法脫除CO2
    四 碳酸丙烯酯法
    參考文獻
    第四篇 燃氣輸配
    第一章 燃氣輸配系統
    第一節 燃氣輸配系統的組成及分類
    一 燃氣輸配管網
    二 燃氣儲配站
    三 調壓計量站
    第二節 燃氣供應方式和管網系統壓力級制
    一 燃氣供應方式和管網系統壓力級制分類
    二 燃氣供應方式和管網壓力級制示例
    三 供氣方式和管網壓力級制的選擇
    第三節 燃氣輸配系統布置
    一 燃氣管網布置
    二 儲配站站址選擇
    三 調壓計量站位置的確定
    第二章 城市燃氣規劃
    第一節 城市燃氣發展規劃
    一 規劃編制
    二 規劃實例――B鎮燃氣輸配規劃(摘要)
    第二節 燃氣工程項目建議書
    第三節 城市燃氣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設計任務書
    一 城市燃氣工程可行性研究編制的主要內容
    二 可行性研究實例――B鎮燃氣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摘要)
    三 設計任務書實例――C燃氣儲配站工程設計任務書(摘要)
    四 國家計委關于報批項目設計任務書統稱為報批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通知
    第四節 城市燃氣工程擴大初步設計
    第三章 城市燃氣需用量及供需平衡
    第一節 城市燃氣需用量
    一 供氣對象及供氣原則
    二 城市燃氣需用量的計算
    第二節 燃氣需用工況
    一 月用氣工況
    二 日用氣工況
    三 小時用氣工況
    第三節 燃氣輸配系統的小時計算流量
    一 城市燃氣分配管道的計算流量
    二 室內和庭院燃氣管道的計算流量
    第四節 燃氣輸配系統的供需平衡
    一 供需平衡方法
    二 儲氣容積的確定
    第四章 燃氣的長距離輸送
    第一節 燃氣長距離輸送系統
    一 集輸管網
    二 長輸管線起點站
    三 長輸管線配氣站
    第二節 長輸管線的工藝計算
    一 長輸管線通過能力的計算
    二 長輸管線管徑及輸氣壓力的確定
    三 影響長輸管線通過能力的因素
    四 長輸管線的強度計算
    五 計算示例
    第三節 長輸管線的建造與管理
    一 長輸管線的定線要求
    二 長輸管線的試壓與吹掃
    三 長輸管線的運行管理
    第五章 城市輸配管道設施及設計要求
    第一節 管位設計
    一 設計圖紙要求
    二 資料的收集和描繪
    三 管位確定
    四 繪制管道施工圖
    第二節 管道材料選擇及強度計算
    一 常用管道的材料及選擇
    二 管道的強度計算
    第三節 管道附屬設備的設置
    一 閥門
    二 凝水缸的設置
    三 補償器的設置
    四 管道穿越設施
    第四節 室內燃氣管網布置
    一 燃氣用戶引入管
    二 室內燃氣管道
    三 燃氣計量表的布置
    四 家庭燃氣用具的布置
    五 公共建筑生活用氣設備
    六 工業企業用氣管道
    第五節 管道工程設計預算的編制
    第六章 燃氣管網水力計算
    第一節 管內燃氣流動的基本方程式
    一 不穩定流動方程式
    二 穩定流動方程式
    三 燃氣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數
    第二節 城市燃氣管道水力計算公式和圖表
    一 沿程壓力降計算公式和計算圖表
    二 計算低壓燃氣管道沿程壓力降時常用的普耳(Pole)公式和計算用表
    三 局部壓力降和附加壓頭
    第三節 燃氣管網計算壓力降
    一 低壓管網計算壓力降及其分配
    二 高、中壓管網計算壓力降的確定
    第四節 燃氣分配管網計算流量
    一 燃氣分配管道計算流量的確定
    二 途泄流量的計算
    三 節點流量
    第五節 管網計算
    一 枝狀管網的計算
    二 環狀管網的計算
    三 室內燃氣管道的計算
    第六節 計算機在管網水力計算中的應用
    一 管網平差計算模型
    二 管網優化設計模型
    三 管網水力計算源程序
    四 計算機應用于輸配系統的現代化管理簡介
    第七章 燃氣管道的防腐
    第一節 腐蝕的原因
    一 電化學腐蝕
    二 雜散電流對鋼管的腐蝕
    三 化學腐蝕
    四 細菌作用引起的腐蝕
    第二節 絕緣層防腐法
    一 對絕緣防腐層的基本要求
    二 瀝青絕緣層防腐
    三 塑料絕緣層防腐
    第三節 電保護防腐法
    一 外加電源陰極保護法
    二 犧牲陽極陰極保護法
    三 排流保護法
    第四節 管道腐蝕的檢測
    一 管道腐蝕檢測的目的
    二 管道防腐蝕檢測的方法
    第八章 城市燃氣儲存和壓送
    第一節 燃氣儲存
    一 儲氣柜
    二 管道儲存
    三 管束儲存
    四 地下儲存
    五 液化儲存
    第二節 燃氣壓送
    一 壓縮機的分類
    二 燃氣壓縮機的主要功能
    三 幾種常用燃氣壓縮機簡介
    四 壓縮機的功率
    五 壓縮機的驅動設備
    第三節 儲配站
    一 儲配站的主要功能
    二 站址選擇原則
    三 儲配站設計
    第九章 燃氣輸配系統壓力調節
    第一節 燃氣調壓器
    一 調壓器作用原理
    二 我國常用調壓器及其技術性能
    三 調壓器的選擇
    四 調壓器性能的測試
    五 調壓器的消聲
    第二節 燃氣調壓室
    一 調壓室的分類和選址
    二 調壓室的組成和布置
    三 箱式調壓室
    第十章 燃氣計量與檢測儀表
    第一節 燃氣計量
    一 計量范疇
    二 計量單位與量值
    三 誤差與精度的基本概念
    四 儀表工作條件影響
    五 燃氣狀態換算
    第二節 檢測儀表
    一 燃氣流量檢測儀表的選用
    二 差壓流量計
    三 臨界流流量計
    四 容積式流量計
    五 速度式流量計
    六 流量-微機組合儀表
    七 燃氣流量計的檢驗及其測量設備
    八 展望發展中的新型燃氣計量儀表
    第十一章 燃氣輸配管網的遙測遙控
    第一節 城市管道燃氣輸配調度的基本任務
    第二節 調度參數的計算
    第三節 建立SCADA系統的工程管理
    一 項目的確立階段
    二 選購或訂貨階段
    三 實施階段
    第十二章 燃氣輸配管網施工及運行管理
    第一節 常用管材與連接方式
    一 鋼管
    二 灰口鑄鐵管
    三 球墨鑄鐵管
    四 塑料管
    第二節 地下燃氣管道施工及設備安裝
    一 土方工程
    二 地下燃氣管道敷設
    三 管道附屬設備安裝
    四 燃氣管道穿 跨越施工
    五 地下燃氣管道工程質量檢驗
    第三節 地上燃氣管道施工及表具安裝
    一 引入管安裝
    二 燃氣表 燃具的安裝
    三 地上燃氣管道工程質量檢驗
    第四節 運行管理
    一 圖檔管理
    二 燃氣管道漏泄檢查與修理
    三 防止燃氣管道阻塞
    參考文獻
    第五篇 液化石油氣供應
    第一章 液化石油氣的來源和運輸
    第一節 液化石油氣的來源
    一 天然石油氣
    二 從煉油廠回收液化石油氣
    三 從石油化工廠回收液化石油氣
    四 液化石油氣的凈化
    第二節 液化石油氣的規格
    一 概述
    二 液化石油氣的規格
    三 液化石油氣的試驗方法
    第三節 液化石油氣的運輸
    一 管道輸送
    二 鐵路槽車運輸
    三 汽車槽車運輸
    四 槽船運輸
    第二章 液化石油氣儲配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常溫高壓液化石油氣儲配站
    一 工藝流程
    二 總圖布置
    三 常溫高壓液化石油氣儲罐
    四 灌瓶工藝及設備
    五 殘液回收系統
    六 機泵的選用
    第三節 低溫常壓液化石油氣儲存工藝
    一 工藝流程
    二 工藝布置及設備
    三 低溫常壓儲罐的構造
    第四節 液化石油氣儲配站的安全技術
    一 防火 防爆基本知識
    二 液化石油氣站用電場所爆炸危險等級和范圍的劃分
    三 防爆電氣設備的選擇
    四 靜電及其預防
    五 防雷及其措施
    第三章 液化石油氣供應
    第一節 液化石油氣的氣化和摻混空氣
    一 自然氣化
    二 強制氣化
    三 液化石油氣-空氣混合氣
    第二節 液化石油氣瓶裝供應站
    一 瓶裝供應站的規模和參數
    二 瓶裝供應站的選址及平面布置
    三 瓶裝供應站的防火安全要求
    四 瓶裝供應站的管理
    第三節 液化石油氣氣化站和混氣站
    一 氣化站的工藝流程及其工藝布置
    二 混氣站的工藝流程及其工藝布置
    三 氣化站和混氣站的一般設計要求
    四 氣化器
    五 混合器
    第四節 液化石油氣的用戶
    一 供應方式
    二 瓶組供應
    三 應用
    參考文獻
    第六篇 燃氣燃燒與應用
    第一章 燃氣燃燒的基本原理
    第一節 燃燒反應機理
    一 反應物濃度對化學反應速度的影響
    二 反應溫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三 鏈式反應
    第二節 著火
    一 支鏈著火
    二 熱力著火
    第三節 點火
    一 均勻點火
    二 瞬時點點火
    三 電火花點火
    四 其他點火源
    第四節 火焰傳播
    一 層流火焰傳播
    二 層流火焰傳播速度的確定
    第五節 燃燒方法
    一 擴散式燃燒
    二 部分預混式燃燒
    三 完全預混式燃燒
    第六節 火焰穩定性
    一 火焰的燃燒工況
    二 預混火焰穩定范圍
    三 火焰穩定原理
    四 火焰穩定極限的表達方法
    第二章 常用擴散燃燒器及鼓風燃燒器
    第一節 自然引風式擴散燃燒器
    一 管狀自然引風擴散燃燒器
    二 沖焰擴散燃燒器
    三 薄焰式擴散燃燒器
    四 孔罩式擴散燃燒器
    五 多縫式擴散燃燒器
    六 爐床式擴散燃燒器
    七 自然引風擴散燃燒器設計計算
    八 爐床式擴散燃燒器設計計算
    第二節 鼓風式擴散燃燒器
    一 套管式燃燒器
    二 旋流式燃燒器
    第三章 常用引射式預混燃燒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噴嘴 引射管和一次空氣吸入口
    一 噴嘴
    二 引射管
    三 一次空氣吸入口
    第三節 燃燒器結構對一次空氣的影響
    一 燃燒器結構尺寸與一次空氣系數的關系式
    二 燃燒器其他部件對一次空氣的影響
    第四節 火焰的穩定
    一 離焰
    二 回火
    三 黃焰
    四 火焰高度
    第五節 火孔
    一 火孔形狀
    二 火孔尺寸
    三 火孔深度
    四 火孔間距(邊到邊)
    五 火孔行數
    第六節 燃燒器消聲
    一 燃燒器的噪聲
    二 消除熄火噪聲的計算
    第七節 大氣式燃燒器的設計計算
    一 設計計算程序
    二 設計計算示例
    第八節 完全預混式燃燒器
    一 H型引射式燃燒器
    二 Ⅱ型引射式燃燒器
    三 BⅡ型和B型引射式燃燒器
    四 板式全預混燃燒器
    五 低壓引射式全預混燃燒器
    第四章 新型及特種燃燒器
    第一節 平焰燃燒器
    一 概述
    二 典型的平焰燃燒器的構造及其工作原理
    三 平焰燃燒器的計算方法
    第二節 高速燃燒器
    一 概述
    二 典型的高速燃燒器的構造及其工作原理
    三 高速燃燒器的計算方法
    第三節 浸沒燃燒
    一 概述
    二 浸漬型浸沒燃燒
    三 改良型浸沒燃燒
    四 浸沒燃燒裝置應用示例
    第四節 低NOx燃燒技術
    一 NOx生成機理
    二 抑制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三 工業用低NOx燃燒器示例
    四 民用低NOx燃燒器的研究
    第五節 燃氣輻射管
    一 燃氣輻射管的基本原理和結構
    二 燃氣輻射管的技術性能
    三 燃氣輻射管的設計和選擇
    第六節 催化無焰燃燒器
    一 基本原理
    二 催化燃燒器的結構與特性
    三 催化燃燒器的設計計算
    第七節 脈沖燃燒器
    一 概述
    二 脈沖燃燒器的構造及其工作原理
    三 脈沖燃燒加熱裝置
    第八節 富氧燃燒
    一 理論富氧空氣量及煙氣量的計算
    二 富氧燃燒的火焰特性與節能
    三 富氧燃燒器
    四 富氧燃燒系統及制取富氧空氣的方法
    第五章 燃氣的互換性
    第一節 燃氣互換判定的前提
    一 燃燒前特性
    二 燃燒中特性
    第二節 燃氣的分類
    一 國際煤氣聯盟(IGU)的燃氣分類
    二 我國城市燃氣分類
    第三節 燃氣互換性原理
    一 初始運行點的調定
    二 初始運行點調定的極限位置
    第四節 燃氣互換性指數判定法
    一 A G A指數判定法
    二 韋弗(Weaver)指數法
    第五節 燃氣互換性圖形判定法
    一 法國燃氣互換性判定方法
    二 英國燃氣互換性判定方法
    第六節 燃燒器的適應性及其調整
    一 燃燒器的適應性
    二 燃燒器的調整
    第六章 民用燃氣用具
    第一節 家用燃氣灶
    一 家用燃氣灶的結構
    二 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
    三 家用燃氣灶的閥門
    四 家用燃氣灶的安全裝置
    五 家用燃氣灶的主要技術性能
    第二節 家用燃氣烤箱灶
    一 家用燃氣烤箱灶的結構
    二 烤箱灶的幾種加熱形式
    三 烤箱灶的主要性能要求
    第三節 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
    一 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的基本構造
    二 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的主要特點
    三 家庭集中供熱系統
    第四節 家用燃氣飯鍋
    一 燃氣飯鍋的結構
    二 燃氣飯鍋工作原理說明
    第五節 家用燃氣取暖器
    一 家用燃氣輻射采暖器
    二 家用燃氣暖風機
    第六節 家用燃氣干燥機
    一 家用燃氣干燥機的結構
    二 家用燃氣干燥機的性能
    第七節 家用燃氣容積式熱水器
    一 家用燃氣容積式熱水器的結構
    二 家用燃氣容積式熱水器的性能
    第八節 小型燃氣蒸汽鍋爐
    一 小型燃氣蒸汽鍋爐的結構
    二 小型燃氣蒸汽鍋爐的性能
    第九節 燃氣空調機
    一 燃氣熱泵
    二 吸收式空調機
    第十節 炒菜灶
    一 炒菜灶的主要結構
    二 炒菜灶的主要性能
    第十一節 其他營業 團體用燃氣用具
    一 西式灶
    二 大鍋灶
    三 蒸飯灶
    四 烤鴨爐
    第十二節 民用燃具的點火裝置與安全保護裝置
    一 概述
    二 基本原理
    三 點火裝置與安全保護裝置的技術和制作要求
    四 使用與維修
    第七章 民用燃氣用具的通風排氣
    第一節 通風排氣的重要性
    一 設置燃氣用具房間的通風
    二 燃氣用具的煙氣排除
    三 對安裝燃氣用具房間的衛生通風要求
    第二節 通風
    一 通風方式與換氣量的確定
    二 通風措施
    第三節 煙氣的排除
    一 半密閉型燃氣用具的排煙
    二 平衡型(密閉型)燃氣用具的排煙
    第八章 民用燃具性能測定
    第一節 評價民用燃具的質量標準
    第二節 民用燃具的測試方法
    一 試驗條件
    二 檢驗儀器
    三 燃氣管路氣密性檢驗
    四 燃具熱負荷(燃氣消耗量)檢驗
    五 燃燒工況檢驗
    六 燃具零部件表面溫度檢驗
    七 電點火性能檢驗
    八 安全裝置動作性能檢驗
    九 耐久性能試驗
    第三節 炊事燃具的測試
    第四節 熱水制備燃具的測試
    一 基本參數
    二 技術要求
    三 結構性能
    四 試驗方法
    第五節 采暖燃具的試驗
    一 輻射效率的測定
    二 熱效率的測試
    第六節 誤差與數據整理
    一 基本概念
    二 直接測量值及其整理
    三 間接測量值及其整理
    四 組合測量值及其整理
    五 非等精度測量值及其整理
    六 系統誤差和粗大誤差
    七 變量關系測量值及其整理
    八 例題
    第九章 燃氣工業爐窯
    第一節 概述
    一 工業爐窯類別
    二 工業爐窯的技術性能及一般設計(或選用)原則
    三 燃氣工業爐窯的特點
    第二節 燃氣工業爐窯的爐型結構
    一 常用燃氣工業爐窯的爐型結構
    二 無氧化(光亮)加熱爐的爐型結構
    第三節 可控氣氛的機理及制取設備
    一 吸熱式氣氛
    二 放熱式氣氛
    三 滴注式氣氛
    第四節 燃氣工業爐耗氣量計算
    第五節 燃氣工業爐的安全操作和環保要求
    一 安全操作事項
    二 環保要求
    第六節 燃氣工業爐的自動控制
    一 爐溫自動控制
    二 爐壓自動控制
    第十章 燃氣工業爐熱能的合理利用
    第一節 熱平衡及熱效率
    一 熱平衡
    二 熱效率
    第二節 火用平衡及火用效率
    一 火用平衡
    二 火用效率
    第三節 燃氣工業爐的熱平衡和火用平衡的計算
    一 熱平衡計算
    二 火用平衡計算
    三 計算舉例
    第四節 空氣(或燃氣)預熱器
    一 預熱空氣(或燃氣)的技術經濟意義
    二 空氣(或燃氣)預熱器的幾種主要型式
    第十一章 燃氣火焰爐熱工行為數模
    第一節 解析法
    一 爐膛熱平衡和熱交換方程式
    二 爐膛熱工作方程之一(爐子熱效率)
    三 爐膛熱工作方程之二(爐膛廢氣出口溫度)
    四 爐子熱效率方程與廢氣出口溫度方程之間的關系
    五 m n的確定方法
    六 應用舉例
    第二節 經驗分析法
    一 熱負荷與生產率之間的關系
    二 單位熱耗與生產率之間的關系
    三 熱工行為的優化
    四 相對熱負荷 相對單位熱耗與相對生產率之間的關系
    五 爐膛廢氣溫度與熱負荷之間的關系
    六 爐膛廢氣溫度與生產率之間的關系
    七 應用實例
    第三節 準數分析法
    一 波而茨曼準數與生產率準數之關系
    二 熱效率與波而茨曼準數之關系
    三 單位熱耗準數與生產率準數之關系
    四 優化準數值
    五 相對關系
    六 廢氣溫度準數分別與波而茨曼準數和生產率準數之關系
    七 應用舉例
    第四節 連續式燃氣加熱爐熱工作方程
    一 空燒熱工作方程
    二 有負荷熱工作方程
    三 燃氣消耗率 熱效率方程及經濟(最佳)控制值
    四 應用舉例
    參考文獻

    下載:
    《燃氣工程技術手冊》姜正侯 主編.pdf (40.18 MB, 下載次數: 1163, 售價: 10 金幣)


    油氣儲運網 - 論壇版權1、本主題所有言論和圖片純屬會員個人意見,與本論壇立場無關
    2、本站所有主題由該帖子作者發表,該帖子作者與油氣儲運網享有帖子相關版權
    3、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轉載或引用本文時必須同時征得該帖子作者和油氣儲運網的同意
    4、帖子作者須承擔一切因本文發表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5、本帖部分內容轉載自其它媒體,但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權問題,請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將及時予與刪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氣儲運網管理員和版主有權不事先通知發貼者而刪除本文

    沙發
    發表于 2012-3-2 23:03:44 | 只看該作者
    好東西啊。  就是還沒見附件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12-3-2 23:09:18 | 只看該作者
    helloshigy 發表于 2012-3-2 23:03
    好東西啊。  就是還沒見附件

    管理員你這反映也太快了~~我都還在編輯和上傳附件你就已經看到了,叫我情何以堪啊~~{:soso__13530624384363329031_3:}
    地板
     樓主| 發表于 2012-3-2 23:13:54 | 只看該作者
    helloshigy 發表于 2012-3-2 23:03
    好東西啊。  就是還沒見附件

    你沒看到附件那是因為我還在上傳~~~這都被你發現了~~~{:soso__1325268782886605719_1:}
    5#
    發表于 2012-3-3 09:43:09 | 只看該作者
    發大附件20M一個的就行。小的下載太麻煩了。

    現在剛注冊的就可以發10M附件了。論壇升級了!哈哈
    6#
    發表于 2012-3-3 11:36:21 | 只看該作者
    好貼,可是怎么分那么多啊,沒金幣了
    7#
    發表于 2012-3-3 12:36:58 | 只看該作者
    好資料,謝謝分享
    8#
     樓主| 發表于 2012-3-3 20:44:51 | 只看該作者
    helloshigy 發表于 2012-3-3 09:43
    發大附件20M一個的就行。小的下載太麻煩了。

    現在剛注冊的就可以發10M附件了。論壇升級了!哈哈

    剛試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網速的原因,10M的都發不上去,顯示的是“文件過大”......{:soso__6435929727231124673_3:}
    9#
    發表于 2012-3-3 20:51:25 | 只看該作者
    米想戈壁 發表于 2012-3-3 20:44
    剛試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網速的原因,10M的都發不上去,顯示的是“文件過大”......{:soso__6435929 ...

    不是吧。我們管理團隊可以發100M的都行啊。我發過試過,可以
    我查了下后臺,設置沒有問題。都有會員發10M的了。應該是你網絡問題了。呵呵
    10#
     樓主| 發表于 2012-3-4 09:48:35 | 只看該作者
    helloshigy 發表于 2012-3-3 20:51
    不是吧。我們管理團隊可以發100M的都行啊。我發過試過,可以
    我查了下后臺,設置沒有問題。都有會員發10 ...

    哎!那看來是我的網絡不給力啊~~~{:soso__1628258836800894914_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掃碼訪問手機版

    QQ of Webmaster|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手機版|無圖版|油氣儲運網 (魯ICP備11007657號-3)

    GMT+8, 2023-1-28 06:00 , Processed in 0.12249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粉嫩小仙女脱内衣喷水自慰
    <xmp id="66cq4">
  • <nav id="66cq4"></nav><menu id="66cq4"></menu>
    <xmp id="66cq4">
  • <menu id="66cq4"><tt id="66cq4"></tt></menu>
    <menu id="66cq4"><tt id="66cq4"></tt></menu>